顯示器Over drive技術簡述及測試方法
隨著電腦硬件的大力發展,更大的分辨率,更高的刷新率逐漸被電腦玩家所青睞,其中高刷新率顯示器,尤其受遊戲玩家所喜歡,更高的刷新率可以帶來更順暢的遊戲體(ti) 驗。
高刷新率顯示器的各項參數可謂是令人眼花繚亂(luan) ,一些廠商會(hui) 標榜自家顯示器“1ms極速響應",一些則是標注了4ms或者5ms,這項參數意味著什麽(me) ,會(hui) 對顯示器使用帶來什麽(me) 影響,今天就由我來帶大家深入了解。
首先我們(men) 要明確刷新率和響應時間這兩(liang) 個(ge) 概念。
顯示器刷新率是指電子束對屏幕圖像重複、掃描的次數,它的單位是赫茲(zi) 。說的通俗一些,刷新率就是一塊屏幕每秒鍾能刷出多少張圖像,也就是幀數。刷新時間是兩(liang) 幀之間的間隔時間,比如,60Hz的屏幕刷新時間就是16.67ms(1s/60)。
響應時間(response time),顧名思義(yi) ,就是信號輸入與(yu) 實際圖像輸出之間所需要的時間,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,即液晶顆粒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時間,分為(wei) “電壓上升時間"和“電壓下降時間"兩(liang) 部份,而通常談到的響應時間是指兩(liang) 者之和。以毫秒ms為(wei) 單位。
當響應時間大於(yu) 刷新時間的時候,就會(hui) 產(chan) 生拖影。因為(wei) ,上一幀還沒有渲染完,又來了新的幀,這時候渲染出來的色彩值小於(yu) 目標值時,會(hui) 出現拖影:出現了顏色相同,但是比較淺的影子。
144Hz不同麵板顯示器所產(chan) 生的拖影
為(wei) 了優(you) 化顯示器響應時間,減少拖影,現在國內(nei) 不少麵板廠都開始使用Over drive技術(簡稱OD)。在顯示器亮暗變化時通過改變屏端液晶分子電壓,增加對液晶分子的力矩,加速液晶分子的旋轉,強製液晶分子在較短的時間內(nei) 改變排列轉換成所設定的穿透率,來實現加快屏響應速度的功能。即改善屏響應時間,減少運動模糊。
可以通過以下兩(liang) 張圖,更直接的觀察開啟OD前後,顯示器的響應時間變化曲線:
開啟OD前 開啟OD後
正常情況下,亮度從(cong) 初始亮度來到目標亮度的時間,是我們(men) 追求的響應時間,而目前上遊麵板廠商與(yu) 下遊顯示器廠商都設定了一個(ge) 10%-90%的合理容差值,來抵消掉測試過程中噪聲等因素的影響。
可以看到,開啟OD後,顯示器會(hui) 更快地到達目標亮度,從(cong) 而縮短響應時間。但同時,由於(yu) 給液晶分子過分加壓,所以他們(men) 在達到目標亮度之後停不下來了,就會(hui) 繼續往上走,出現過衝(chong) 。超出目標亮度的部分,就是我們(men) 衡量OD過衝(chong) 的數據。
那麽(me) ,OD是不是越高越好呢?不是的。
OD值的高低,其實就是預設目標值比真實目標值高出的比例,可稱為(wei) 過衝(chong) 率。當過衝(chong) 率過高時,渲染出來的色彩值大於(yu) 目標值,會(hui) 出現鬼影(偽(wei) 影):出現了顏色反向的影子。
144Hz不同麵板顯示器所產(chan) 生的鬼影
有實驗表明,不同麵板材質,可設置的OD值不同,例如VA麵板的顯示器,若OD值設置過高,則會(hui) 出現非常多的鬼影,影響正常使用。而TN麵板的顯示器,則是默認開啟OD,且無法關(guan) 閉,若關(guan) 閉,則會(hui) 大大降低響應速度。
一般終端用戶使用,可直接選擇廠家對顯示器OD的默認設置。或者根據自身的使用需求,提高OD值。OD的設置,並不會(hui) 影響顯示器的壽命。
為(wei) 了方便麵板廠家或終端用戶對GTG(grey to grey)響應時間的測試,及OD開啟後的過衝(chong) 數據測試,光析科技開發發了一套響應時間測試軟件RTSuite,配合我們(men) 的高速亮度計 asteria,可滿足用戶大部分測試需求。
下麵讓我來簡單介紹下RTSuite軟件的功能:下麵讓我來簡單介紹下RTSuite軟件的功能:
一、 GTG測試
RTSuite軟件有兩(liang) 種響應時間測試模式。第一種是設置兩(liang) 個(ge) 灰階進行單次測試;第二種是輸入步數,生成灰階陣列(支持自定義(yi) ),進行兩(liang) 兩(liang) 灰階之間的自動測試。第二種模式大大提高了響應時間的測試效率。
自動測試 手動測試
二、 過衝(chong) 率測試
勾選“開啟過衝(chong) "後,進行響應時間測試的同時,軟件也會(hui) 自動計算當前灰階變化的過衝(chong) 率。
開啟過衝(chong) 計算過衝(chong) 率
三、 數據處理
測試前,可勾選“保存原始數據",測試結束後,可得到測試過程中采集到的所有點位數據,方便客戶進行數據處理。
測試結束後,可進入“結果"界麵,查看測試結果。圖表形式方便客戶更直觀的了解數據結果。同時,結果可直接導出。
如有興(xing) 趣,歡迎隨時與(yu) 我們(men) 聯係。